人民网广州2月25日电(胡苇杭、陈俊明)据统计,目前还有1000万左右的人员将返回广东,处于二级响应中的广东,如何做好下一步防控工作,让这批返工人员科学有序复工,成为各方关注焦点。
2月25日,广东省举行疫情防控例行新闻发布会,省卫生健康委、省疾控中心和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负责人出席,重点介绍广东在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后,如何做好下一步防控工作。
出台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
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表示,广东省疾控中心组织制定了针对机关及事业单位、工业园区、商用服务区、社区、医院、公共交通、农业农村等单位和场所的工作指引,对不同场所实现更好的防控。
指引明确,各相关单位要以科学、合理、适度、管用为原则,突出重点,分类施策,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,外防输入,内防扩散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,防止疫情在重点场所传播。
同时,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机构,落实疫情防控责任;做好防护物资储备、人员培训、规章制度等复工复产前准备和综合评估;做好返工人员摸底,加强员工健康管理,做好环境卫生要求等。
“对于返岗人员,相关单位要劝导疫情高发地来粤人员暂缓返工。”邓惠鸿介绍,自疫情高发地返岗人员抵粤后,应由单位在集中隔离场所或属地镇街、居委会安排的集中隔离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。对非疫情高发地来粤人员,14天内除上下班外不得外出,不得组织参与聚餐、聚会。所有来粤人员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时要送当地指定的医院排查治疗。单位员工要做好个人防护、佩戴口罩、注意手卫生、尽量不聚集、配合单位做好健康管理工作。
对重点场所开展监督行动
在做好防控指引的同时,广东还对“两站一场一港口”以及复工复产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行动。
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谭德平介绍,为应对复工复产返程高峰,省卫生监督所联合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火车站、高铁站、汽车客运站、地铁等防控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;检查中,发现部分发热监测点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设置,被隔离人前往临时隔离点的路线需要优化,减少被隔离人在车站停留的时间,以降低交叉污染的可能。
经督查发现,个别企业入口的体温监测设置及排查内容存在漏项,场所通风不规范,与社区网格化管理衔接有待加强。
为此,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加强对已复工复产企业的指导,2月24日对广州市部分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行动,主要内容是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,指导企业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。防控措施包括防控制度和小组的建立、沿途信息登记和健康监测、场所消毒、个人防护以及应急组织等。
自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,广东省累计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26.9万人次,共监督各类单位13.2万家次,查处各类案件503宗,罚没款46.5万元。
做好公共交通运营防控
“为落实复工复产,还有1000万人要到广东返岗返工。”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冯惠强坦言,规模如此庞大的人员流动,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。
对此,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根据《广东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(试行第二版)》要求,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展,组织编制了《广东省公共交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》。
指引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做出了具体要求,如要求乘客上车上飞机要戴口罩、注意手卫生、进入车站机场要进行体温检测;未佩戴口罩的乘客,建议其佩戴口罩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;发现发热乘客,则建议其就医。
指引提出,公共交通工具内要设置应急区域和加强安全管理。如在飞机、火车、客车等后部三排座位上设置应急区域,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,可在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。同时,公共交通工具内要控制人流量,为减少人流,交通运输工具上座率按规定不超过50%。
在加强环境卫生清洁消毒方面,指引要求保持公共交通工具和场所的环境整洁卫生,并采取预防性消毒措施,做好公共用具、门把手等重点部位卫生消毒,相关部门应指派专人进行清洁消毒工作的检查。此外,还要加强对公共交通运输环节中电梯和空调管理,要求保持通风。